来源:中国水运网
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重庆两江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实现把果园港基本建成国家物流枢纽的目标。到2025年,力争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0万TEU以上,多式联运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外贸箱占全市吞吐量比重达到60%以上,港口中转达到15%以上,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占比达到20%以上。
重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是西部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于2019年9月10日经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批准设立。《纲要》中提出,要通过打造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加快内陆开放口岸建设、完善枢纽功能等三项举措,全力建设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
在打造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方面,将全面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联动川渝两地港口、物流枢纽资源,积极加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放通道建设,促进“多枢纽衔接、多口岸联动、多功能配套、多平台叠加、多通道集聚”,充分发挥果园港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的平台作用。同时,对标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构建要素齐聚、功能完善的港航服务体系,把果园港建设成内陆型开放口岸、国际物流枢纽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三合一”现代化枢纽港。
在加快内陆开放口岸建设方面,推进果园港水运口岸正式开放,完善进境粮食、水果、肉类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设施,满足外向型产业转型升级和内需市场扩张升级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加快健全果园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推动打造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分拨、加工制造、保税研发、保税服务贸易中心。加快多式联运“一单制”探索,建设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分拨、国际贸易中心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主要承载地,探索统一的多式联运服务规则。
在完善枢纽功能方面,将积极构建大宗生产资料交易平台,完善交易、结算、货物电子监管等功能。探索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鼓励金融企业和保险机构发展物流金融和保险业务,推动加工、物流、保税、金融、期货交割、结算、保险等大宗商品贸易配套服务产业发展,推动与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合作,延长通道经济产业链。